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专业 > 地质

地质实习报告

时间:2025-07-23 09:41:37
地质实习报告范文集锦6篇

地质实习报告范文集锦6篇

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报告十分的重要,报告包含标题、正文、结尾等。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实习报告6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地质实习报告 篇1

暑假在邱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在美丽的五大连池进行了为期5天的地质实习,让我们对工程地质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,丰富了我们的阅历,更夯实了我们的专业基础,使我们对未来的一部分工作有了实践经验,感觉受益匪浅。 8月x日,我们由大巴车接送去老黑山和火烧山,感觉风景迷人,气候凉爽,下面就将这两座山简要介绍一下:

老黑山火山坐落在波状起伏的丘陵低地及白河河谷之上,海拔515.5m,总面积约58.8平方公里,平面形态受熔岩流溢出方向、溢出量及古地形的制约,总体成不规则盾状。老黑山为一套叠锥,火山锥中央有一向北西倾斜不对称的漏斗状火口,火口内壁陡峭(65°-85° ),火口缘内径350m,火口深136m。老黑山锥体主要由火山渣、火山集块岩、火山角砾岩、火山灰和浮岩组成,其间夹有薄层熔岩。

老黑山的东和北方向有盘山公路,当天我们是从盘山公路绕上去的,走在山中的小道上,感觉气候宜人,绝对是天然氧吧,顺着阶梯石往上走,蜿蜒地终于到了山顶,山顶有一个气势磅礴的漏斗状火山口,直径350米左右,深约150米左右,同学们都在山上留了影,记忆这美好的时刻,然后我们下山是顺着比较陡峭的正面下山,感觉非常美妙啊,我们还在山上采了石头作为标本。老黑山 老黑山火山坐落在波状起伏的丘陵低地及白河河谷之上,海拔515.5m,总面积约58.8平方公里,平面形态受熔岩流溢出方向、溢出量及古地形的制约,总体成不规则盾状。老黑山为一套叠锥,火山锥中央有一向北西倾斜不对称的漏斗状火口,火口内壁陡峭(65°-85° ),火口缘内径350m,火口深136m。老黑山锥体主要由火山渣、火山集块岩、火山角砾岩、火山灰和浮岩组成,其间夹有薄层熔岩。

火烧山山位于老黑山北东约3km处,叠覆在老黑山熔岩北东边缘之上,为一套叠式锥体,海拔340m,面积9.5平方公里,熔岩流主体向北流淌,溢出体积0.26平方公里,火山锥坐落其上,碎屑物体积约0.008平方公里。火烧山锥体由火山集块岩、火山角砾岩、火山弹、熔岩饼和火山渣组成。火烧山是一个塌陷的火口,火口内壁陡峭,火口底低平,直径400m,火口深63m老黑山(海拔515.5m)和火烧山代表了富钾火山岩带的最新活动。

五大连池火山群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和各种火山熔岩构造,如多层流动单元构造、结壳熔岩构造、渣状熔岩构造、喷气溢流构造(喷气锥和喷气碟)、熔岩隧

道构造等,以及浩渺的熔岩海,堪称火山奇观,加上区内特有的兼为饮用与治疗的碳酸泉,使其成为旅游观光和治病、疗养的著名火山风景区。

当天我们下了老黑山,就在广场坐上了敞式观光车,一边观赏着路边的风景,一边听着讲解,外面简直就是火山石的海洋,一片黑色,大约过了20分钟,到了终点,我们就下车顺着栈道往前走,来到了湖边也采了一片石头,在湖边转了转,拍了几张照片,然后就天快黑了,就往回走了。经过这一天的活动,使我们感觉非常美妙,这一天过得非常充实。

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翻花泉旅游风景区,它位于药泉山东侧,当地百姓称之为灵泉,是指它的医疗作用非常明显,当天我们在专家的讲解下观光了各处风景,我们用准备的瓶子来盛水,品尝了一下,尝到它的味道非常咸,非常涩,他给我们做了一个介绍,说里面含有二价铁,故非常涩,但它对人体胃肠道非常有好处,只是我们没有习惯而已,当天我们还看见很多当地人用暖瓶盛水,但必须密封,我当时还有点好奇,原来这就要用到我们高中化学的知识,二价铁很容易被氧化,使我们对这里的自来水性质有了一定了解。泉水含有阴离子、阳离子和少量放射性元素,对皮肤病和其他外科疾病有显著疗效。

翻花泉矿泉水属低温冷矿泉,泉温五点六度;含大量二氧化碳气体,游离二氧化碳含量在每升两千毫克,其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世界名泉维希的两倍,此外含三至七埃曼的氡气;含有多种碳酸盐,比例适当,偏硅酸三十一点二,阳离子以镁、钙、钾、钠四种离子为主,与人体血液各种离子比例基本一致,有利于治疗疾病的需要,阴离子以碳酸氢根为主,还有少量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,矿化度零点二七;含铁量适当,易氧化,含铁每升二十至四十毫克,主要是二价铁离子存在于水中,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,对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;含有人体必须的十四种微量元素,铁、锰、锶、锌、钴、铜含量适中,与人体的血液中各种离子比例基本一致,是人体微量元素最理想的补剂;含有毒元素、放射性元素都没有超过国家使用标准。

可治疗疾病为:皮肤性疾病、银屑病(牛皮癣)、慢性湿疹、脂溢性皮炎、神经性皮炎、皮肤瘙痒病、斑秃、小腿溃疡、结节性红斑、荨麻疹、 血管神经性水肿、寻常性鱼鳞病、硬皮病、疱疹样皮疹、白癜风等。其他疾病,冠状动脉硬化、低血压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、神经衰弱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更年期综合症、代谢障碍疾病、周围血管供血不足、免疫功能低下、痛风、胃炎、胃下垂、妇科慢性炎症、股骨头坏死、风湿、类风湿等。冬季的翻花已引入室内,改变了过去

只能夏季泡翻花泉治疗的历史,分别配备有室内翻花泉泡池、紫外线光疗机、汗蒸室、淋浴室、卫生间 、换衣柜等设备。

第三天,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,在馆内听了讲解员的讲解,对五大连池的全貌有了全面的了解, 五大连池火山群,以其 奇异壮美的火山景观、波光粼粼的湖水,喷水吐玉的矿泉、新颖美观的疗养别墅,蜚声海内外,享有“火山公园”之美誉。当天我们在解说员的讲解下,对风景区的景点,风土人情,火山文化等全方位立体式的了解,在五大连池天地造化,万物重生的过程中,体会到了珍惜资源热爱生命的可贵,带着对五大连池的无限热爱与憧憬去实习,会对五大连池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评价。

第四天我们去了三池和四池,观察到三池呈兰色而略带紫,四池呈黄色,早晨朝阳冉冉升起,在池子各自的颜色底蕴上又抹了一层淡红色,非常美丽。中午,骄阳当头,又给它添了一层金色,夕阳西下,湖面上又是一番景象。

最后,经过这次实习,也是我们大三唯一的一次实习,真的非常难得,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,使我们增强了实践能力,对专业有了一定认识,也陶冶了我们的情操,使我们受益匪浅!

地质实习报告 篇2

实习内容:

1、观看影像资料—不良地质现象

2、地质图阅读,工程勘察讲座,阅读收集整理资料

3、野外实习:莲花山矿岩、构造及地貌参观

4、编写实习报告

1、(10月20号星期一)

时间已经是秋天,天气还是挺热,作为实习的第一天,首先进行的是实习前的动员,老师简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。下午,在老师的组织下,我们 ……此处隐藏6905个字……

2、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地质地貌所属类型、形成原因和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;

3、能够清楚地质地貌与生产利用的关系,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必须的防御措施。

七、川渝地质地貌:川渝面积57万km2,分为东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,其中东部包括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地,西部包括甘孜、阿坝及凉山洲的部分。

(一)地质构造

1、东部地台区。从元古代代早期,由于吕梁运动、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,形成盆地的雏形。龙门山以东,形成的褶皱较低,褶曲起伏较小。 a、构造盆地

(1)盆地西部

①龙门山山前坳陷,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盆地界线

广元—宝兴—盐源—木里

②龙泉——熊坡断褶带,包括龙泉山、丹棱总岗山。

③江油——芦山断褶带

(2)盆地中部

位于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,形成许多小背斜或称为平缓而较的穹隆构造,倾角较小,产状平缓。

(1)川北深拗大向斜以白垩系地层为主,梓潼为中心,包括三台、绵阳。

(2)宣汉旋转背向斜。

(3)蓬莱镇——南充穹背斜群。

(4)威远穹窿(威远——荥经之间)

(3)盆地东部

条形褶皱,分布华蓥山大断裂以东,巫山、七曜山以西,形成一系列向斜开阔,背斜狭窄的隔档式构造,北边平行,南部分支,形成扫帚状构造。

(1)华蓥山褶皱带

(2)永川帚状褶皱带,华蓥山褶皱向南延伸时受盆地边东南褶皱影响,形成许多短(帚状)背斜。

(3)云阳、开江弓弧背斜

b、盆地边缘

龙门山褶皱带:位于盆地西部,由一系列紧密走向北东的断裂褶皱构成。大巴山断褶带:分布于盆地东北缘,四川重庆、陕西、湖水交界的地方。复背斜,在向斜翼部产生次一级构造。

凉山断裂带:分布于峨眉断块以南,康滇古陆以东,以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隆起、断裂组成。

2、西部地槽区。平武金汤孤形构造。

(二)地貌

1.东部盆地

(1)盆西平原、冲积扇平原、复合冲积扇、西低东高南低海拔750-400m。

(2)盆中丘陵区,位于龙泉山与华莹山之间,地热南高北低,北部深丘,南部低丘,有方山丘陵(简阳)、单斜丘陵,馒头丘(遂宁)。

(3)盆东平行岭谷,宽度5-8km,有很多三迭系岩层(石灰岩),很多溶洞,背斜出露,在背斜核部形成三山一槽谷。

2、盆周山地

(1)盆地北缘山体雄伟。

(2)盆地东、东南、南缘七曜山、大娄山,山地海拔1000-1500m,溶洞特别发育,溶洞成层分布。

(3)盆地西缘峨眉山、龙门山、断裂带发育,坡度陡,新构造运动活动频繁。

3、川西高原

南部:从东到西,高原面上有几条江和山川。

金沙江→沙鲁里山→雅砻江→大雪山→大渡河→邛崃山→岷江

山、江相间分布,河流由断裂构造形成

北部:横断山区(范围)具体而言:三江流域地区。

八、实习内容

(一)金马河大桥(平原)

1、金马河地理位置

金马河上起都江堰的青城大桥,下至新津红岩子,全长约79.194km,流经都江堰、温江、崇州、双流、新津5区(市)县,金马河为岷江排洪河道。外江向南流经都江堰市、崇庆市、温江区、双流县,至新津县武阳镇段称金马河。它的河床宽窄不均,一般为300~600m;河床甚浅,横剖面呈“U”型,洪枯流量变幅大。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平坦,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,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,河床逐年抬高,河洲遍布,滩沱相间,河道弯曲,河床左右摆动不定。金马河是一条宽、浅、散、弯的典型平原游荡性河,金马河同时也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。金马河是典型的河流地貌,沉积物类型是冲积物,具有二元结构,其特点是分选性好,磨圆度较好,成层性较清楚,具有韵律性。

2、金马河地质地貌概况

金马河遍布鹅卵石,鹅卵石大部分分选性较差,磨圆度较高。用力用铁锤将石头敲开,发现岩石颜色大部分呈白色,灰白色,有云母存在。由此初步判断其为岩浆岩。但通常来说,河流两岸的堆积物应该为沉积岩,金马河的岩石却为岩浆岩,这是由于岩石倒置所形成的。

河漫滩是常年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,不能被占用。现在有些人说河漫滩可以利用起来,例如耕地、建房。但是,这是不合理的,河漫滩是不能被占用的,因为只要发大水,就会被淹没,更何况是几十年不遇的大洪水。

站在河漫滩上,发现冬季的金马河河流水流量小,河心滩很明显地显现出。

可见河心滩枯水期常露出水面(河心滩是在水流变缓的双向环流作用下形成的,洪水期可往下游移动)。当河心滩不断淤高增宽,高出平水期水面,就成为可耕作和作为居住地的江心洲。而我脚下所站的金马河的河漫滩,是河床长期侧向移动与河流中骑行泛滥的产物。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,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,其冲积物上层粗下层细。

有河漫滩的存在,多半就伴随着河流阶地的出现。当时我们走下来的可以通车的小路一阶,就是金马河的一级阶地。河流的下切侵蚀,原来的谷底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,呈阶梯状的沿河平台称为河流阶地。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的变化;构造运动;侵蚀基准面的变化;人类活动的影响等。据观察,金马河的阶地是一级阶地,因此阶地形成较晚。阶地的阶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,因此属堆积阶地。阶地具有二元结构,与河流二元结构类似。一级阶地营养成分丰富,耕性好,加上金马河河道比较宽,河谷比较深,人工修筑了防护堤,因此是一级阶地就作为了建筑用地和基本农田用地。但是,从长远考虑,最好不要将一级阶地用作永久建筑用地。同时,此地也是地下水汇集区,地下水丰富。

3、金马河缺点

(1)金马河河道宽窄不均,影响河水的运动。在河道宽阔段,水层较薄,受固体边壁制约更明显,则流动缓慢,相反地,在狭窄地段,河水流动相对较快。

(2)由于洪水对金马河河床的不均匀冲刷和无序地乱采河中砂石,导致金马河河床起伏不平,坑滩相间,加大了床面粗糙程度,使河水流动的难度增大。

(3)金马河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,基本上是年年发生。遇大洪水或特大洪水,冲毁主要灌溉渠道的取水口,洪水进入灌溉渠道。近期使灌溉渠道沿线发生洪涝灾害,淹没村庄、农田、庄稼,远期则可能影响灌溉渠道的取水,造成洪水后灌溉缺水,形成旱灾。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、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。

4、金马河治理

(1)早年,金马河的防洪治理多采用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,对冲毁的工程进行及时修复。但结果是年年在修复,年年有破坏,不能形成整体防洪能力,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隐患。

(2)采用河道砂石资源开采与开槽束水的技术方略。束水攻砂,攻砂定槽,制定了河道砂石开采与河道治理相结合的整治方案,即在河道中心利用采砂手

《地质实习报告范文集锦6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